十二月的廣州,天氣漸冷,設計周的熱情卻撲面而來!
12月5日-8日,為期4天的2019廣州設計周在琶洲盛大舉行!圍繞“新fresh!”的主題,20多個國家的近1000家適于私宅與新商業等業態的設計、藝術、創意、材料、家居、智能和高級定制等企業和機構“硬核”展出,發布“新生活,新物種、新商業”!其中,中國陶瓷總部園區入駐品牌的表現就讓人眼前一亮,成為本屆設計周不容忽視的一大亮點。
設計盛宴的第2天,陶瓷世界記者跟隨中國陶瓷總部團隊來到琶洲走進廣州設計周現場一睹LA'BOBO陶瓷薄板、Living Ceramics、緹諾衛浴、華鵬陶瓷、HBI歐洲高端瓷磚等企業的別樣風采。
LA'BOBO陶瓷薄板 | 全瓷定制+高品質生活
LA'BOBO陶瓷薄板位于廣州保利世貿博覽館2號館2C08,其中所展示的,是徹頭徹尾的全屋全瓷定制!BOBO薄板和巖板不僅應用于墻地面,還有櫥柜、電視柜、浴室柜、中島臺、桌子、門板等。同時,還有木紋、布紋、大理石等多種飾面風格選擇,更有薄荷綠、煙灰粉、煙熏藍等莫蘭迪色系讓整個展位的設計更加多樣精彩。
記者來到展位時,雖然已經臨近中午時分,但是現場依然門庭若市。LA’BOBO陶瓷薄板品牌中心總經理熊健在耐心解答兩名青年設計師的問題之后,才有難得的機會坐在記者的面前,他說:“本屆設計周,LA’BOBO倡導的是一種全屋全瓷定制的健康空間理念。現場所有的定制家具和空間應用都是用LA’BOBO的薄板和巖板打造而成,這種1200度燒成的陶瓷材料,具有防潮防霉防害蟲,無甲醛等特點,幫助人類實現真正的健康家居生活。”
一直以來,LA'BOBO都在強調產品的設計應用,致力于研發生產“實用+美學”的優質產品。熊健認為:未來行業也許不缺大板和巖板,但一定會缺設計!熊健說:“我們LA'BOBO愿意率先嘗試產品的各種設計應用,并且實現落地,能夠實際使用。這也是我們當下和未來的追求目標!”
LA'BOBO陶瓷薄板連續四年參加設計周。熊健說:“廣州設計周的人流量大而且展示對象能夠精確到設計師人群,這也是LA'BOBO所看中的,希望中國陶瓷總部和媒體也能夠提供更多類似的精確宣傳機會。”
也許,陶瓷薄板和巖板注定就是為設計而生。LA'BOBO的產品及應用受到了現場設計師喜愛和追捧。
Living Ceramics | 突破,新生
Living Ceramics在廣州保利世貿博覽館三樓6號館6C28,作為歐洲瓷磚品牌,一踏入展位,便可以感受到一股具有異國風情的簡約現代風。
Living Ceramics的Carlos Alba經理在接受采訪時告訴記者:“一直以來,Living Ceramics都非常注重產品細節,包括產品的每一個細節表現。試圖通過產品的視覺觀感,營造出一種優雅安靜的生活空間,倡導的是一種簡約簡單的生活方式。這也是Living Ceramics想向外界傳遞出的品牌文化和理念。”
本屆設計周,Living Ceramics展示產品主要有Ductile 柔韌大板 、Kron Tech & Wega Tech 克朗&維戛、Blanc布蘭克、BALANCE 拜倫斯。其中,Ductile 柔韌大板是被“寄予厚望”的一款產品。
Carlos Alba認為:“Ductile柔韌大板代表了陶瓷大板的未來的一個趨勢,是一個新的方向。”據了解,Ductile柔韌大板與傳統巖板相比,雖然具有幾乎同樣表面效果,但是吸水率較高,更偏向于“瓷片”適用于內墻裝飾。其優點是,重量較輕(11公斤/每平方米),韌性更好,操作簡單,加工方便,施工成本低(可水泥鋪貼)。目前有60x2700MM、90x2700MM兩種規格,厚度為6mm。
“觀眾人數多,展會的氛圍好。”Carlos Alba對廣州設計周給予了很高的評價,他認為:“設計周的觀眾都是建筑和設計相關的專業人士,他們更能夠理解產品和產品所表達的東西。”
此次設計周,中國陶瓷總部園區有很多品牌參與其中,中國陶瓷總部也借助這次機會與參展企業展開了積極互助宣傳。Living Ceramics胡海軍經理對此表示贊賞,他表示:園區與商家的互動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緹諾衛浴 | 突破常規,迎接新生
在廣州設計周這一場規模宏大的“設計派對”中,除了產品的設計與應用之外,新材料新技術的“誕生”也成為專業觀眾們特別關注的一個方向。
致力于打造高級夢幻的衛浴空間的奧地利緹諾衛浴品牌,攜突破常規的新材料--微晶水泥、金屬系列驚艷亮相2019廣州設計周,用獨特的設計與新型材料,帶來一場極致的碰撞,并且碰撞出了“火花”。
奧地利緹諾衛浴營銷總監林健新告訴記者:“緹諾衛浴展位的設計理念以簡約時尚為主,展出了微晶水泥和新型金屬等新材料、巧妙的設計和經過多種因素互相融合貫通打造出的創新產品。”
“這是什么材料?”這是人們在廣州保利世貿博覽館4號館4B22緹諾衛浴展位中,最常聽到的一句話。大家對一種灰色的,類似水泥的材料非常感興趣。據林健新介紹:這就是緹諾衛浴與美國著名設計機構BY Design LLC聯手合作研發的微晶水泥,它由乙烯聚合物、高強度水泥和微粒組成,不僅具有高強度的粘合能力和高度靈活的塑造性,還擁有普通水泥不能比擬的防水性能和抗腐蝕性。
除此之外,緹諾衛浴展位中,金屬材料的應用也是一大亮點。據林健新介紹:金屬材料同樣是緹諾衛浴與美國BY Design LLC聯手合作研發的新型材料,是一種高度靈活,多功能,優越的高端材料,它可以滿足各種設計的不同要求,能用在不同的裝飾和建材產品上面。該材料100%是有機材質,可以高度靈活金屬材料達到不同的定制要求和各種不同的表面造型處理。具有防火、防水、防腐蝕、不滲水、持久光亮、抗擊性高,有機環保等特點。
緹諾衛浴首次參加廣州設計周就受到了廣大專業觀眾的追捧。對此,林健新非常高興,他說:“奧地利緹諾衛浴在歐洲被稱為‘星級酒店衛浴之選’,自于2014年進入國內市場以來,也經歷了眾多的酒店項目的考驗,如果設計師和經銷商在尋找成熟的合作伙伴,緹諾衛浴會是不錯的選擇!”
華鵬陶瓷 | 柔奢·而生
華鵬陶瓷在廣州保利世貿博覽館 1號館1C18,它延續了今年重裝新啟的華鵬陶瓷總部新展廳的主題--“柔奢·而生”,聚焦今年升級亮相的29度柔光5.0奢石系列產品。
華鵬展位通過“造型、觸感、光感”營造柔的感覺,通過“產品、軟裝、材料”體現奢的質感,將“柔奢”融入到空間。在造型設計上,沿用總部展廳設計元素,運用規則、不規則的半圓形帶弧度的墻體和弧形門,創造不常規的空間韻律。展館銜接處用鏡面進行裝飾,將視覺進行延伸。陶瓷與不同材質碰撞共鳴,共同詮釋柔奢空間。
華鵬陶瓷的29°柔光磚,憑借舒適、自然、低調奢華的空間效果,得到了設計師、經銷商及消費者的廣泛青睞,在廣州設計周中表現搶眼。
“設計+產品”已然成為中國設計與產業發展的方向,華鵬陶瓷也一直在探索“設計驅動產業升級”的模式。華鵬陶瓷營銷中心總經理姚松榕在現場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華鵬陶瓷一直堅持與國內外優秀設計機構的保持合作,通過“最美瓷磚設計獎”、“設計創造價值精英人物”、“金住獎”等平臺,讓更多的設計師參與到華鵬陶瓷的發展中來,與華鵬共同研發產品,打造一個產業界和設計界互動合作的閉環。
值得一提的是,本屆設計周中舉行的《2019金住獎-中國居住空間設計年度盛典暨城市十大分享會》、《「遇見」最美-設計驅動產業升級高峰論壇暨2019最美瓷磚設計獎成果分享會》和《金住獎全國十強&全國百杰分享會》三場大型的影響深遠的設計界高端活動,華鵬陶瓷都是積極推動者。12月5日舉行的《廣州設計周·2019老宅新生設計頒獎典禮暨論壇》上,華鵬陶瓷和中國陶瓷總部作為筑+公益項目愛心品牌商,一同獲得了“愛心合作伙伴”感謝牌。
姚松榕說:“產品是企業的核心競爭力,美好的人居環境是品牌和消費者的共同目標。從產品功能到美學主張,到人居環境,華鵬陶瓷渴望并且積極鏈接各種跨界活動,希望將來有更多的跨界力量,參與到華鵬陶瓷的戰略升級和品牌二次建設中來。”
HBI歐洲高端瓷磚 「 ZOOM 」靈感 驚現設計周
在廣州保利世貿博覽館1樓1號館1D26展位,HBI歐洲高端瓷磚攜手臺灣設計大師朱柏仰強勢登陸廣州設計周,并且以"ZOOM in/in ZOOM"主題的HBI靈感展館,進一步提升了“ZOOM”的美學表現感與概念體驗感。
HBI歐洲高端瓷磚,與廣州設計周有著如出一轍的“設計無國界”的想法,秉承著“Health健康、Boundless無界、Innovation創新”的核心理念,整合歐洲多個高端瓷磚品牌,包括LEA、KUTAHYA、DURSTONE等品牌。同時攜手多名世界頂級設計師為產品的設計創作提供源動力。
據HBI歐洲高端瓷磚市場督導主管全艷群介紹:“HBI靈感展館延續了LEA品牌在米蘭設計周的設計理念。前區真實還原米蘭設計周的LEA式定制留影空間;后區是朱柏仰大師為現場觀眾打造的充滿當代藝術分子結構元素的設計觀賞區。”
設計周期間,HBI還發布“ZOOM”系列新品。這是由HBI·LEA聯合意大利設計師Fabio November原創設計的新品(Concreto collection系列)。靈感來源于現代建筑最具特色的水泥材料,通過顯微鏡下的水泥藝術形態,賦予空間獨特創新的視覺魅力。互動式的空間體驗、流行色彩的運用,強烈的時尚感沖擊,將LEA追求極致的品牌理念詮釋得淋漓盡致,曾在米蘭設計周中帶來了一場讓人深刻難忘的眼球革命。
全艷群表示:廣州設計周是一個“設計+選材”為策展主題的大型B2B展,涵蓋“設計、藝術、時尚、美學、生活、地產”等領域。廣州設計周的理念與HBI的發展定位相吻合,對于HBI品牌的傳播以及設計師和整裝渠道的開拓具有積極的推動作用。
廣州設計周期間,HBI還與中國陶瓷總部進行了積極對接和互動宣傳。全艷群認為:“這是一個互惠互利,資源共享的時代,園區與企業的互動宣傳,可以促進雙方的共同發展。”
(陶瓷世界何振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