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下午,由中國陶瓷總部、陶業要聞摘要聯合主辦的“巖板新時代,新生態新增長—2020中國巖板峰會”在中國陶瓷總部3樓多功能會議廳圓滿落幕,多角度、多維度的分享,相信也為行業朋友帶來更多思考和幫助,接下來,我們為您帶來例外空間創始人趙凌云嘉賓分享的干貨!
例外空間創始人趙凌云
繼廣東省陶瓷行業協會秘書長尹虹博士——全增量“新物種”巖板,如何引發建陶新生態,新機會,新課題?的精彩演講過后,例外空間趙凌云先生,“對巖板出路進行了深度的探索”,巖板江湖之大,門派林立,各憑本事,取一瓢飲!
在活動現場,趙總從4大方面道出了巖板發展的困惑。
困惑一,終端的角度,巖板到底是什么? 用一句話來描述:巖板就是具有建筑裝飾材料+泛家居飾面材料雙重屬性。 困惑二,巖板能做的,代表我們能做的嗎? 趙總提到巖板產品應用無邊界,那經銷商的業務能力也是不是無邊界?也就是說巖板可以做家具,做櫥柜、衣柜、甚至可以做到全屋定制,同時也給了我們思考,巖板的屬性具有無邊界的能力,那我們的能力到底具不具備? 困惑三,巖板火熱,與我有什么關系? 關于巖板的火熱,趙總一句話總結:巖板讓制造商多了一個銷售渠道,而經銷商多了一個高端產品。 趙總還舉了個例子:在終端,消費者進入到傳統瓷磚業,和設計師進入到瓷磚業,先問一句話,有沒有巖板?這說明終端消費者建立了一定的認知,甚至在他們目前眼里這就是一個高端產品。而設計師要做項目,也開始關注巖板這一個板塊。 困惑四,敢問路在何方?如何躍遷? 趙總提出,巖板之路充滿著機會與挑戰,給我們的機會就是,蛋糕大了,巖板可以做到泛家居領域,于是大家都在搶蛋糕,而同時挑戰也是無處不在,不僅是陶瓷經銷商,甚至很多跨行業領域,石材、全屋定制……都想分巖板這塊蛋糕,總之,看起來很美,吃起來卻沒那么容易,是有一定的難度。
趙總分享到:目前制造商面臨著兩個尷尬,前臺缺乏品牌認知,在“賣料”上價格混戰,后臺缺乏高定基因,難以切入真正的全屋定制。
經銷商也面臨兩個尷尬,前臺缺乏石材的工裝優勢,后臺也缺乏深加工能力、服務安裝的以及交付的能力。
那怎樣做?這個辦法就是在有限的條件下,能解決多少問題就解決多少,找準自己的位置,尋找那些變化中永恒不變的東西,也就是在“不確定”的大環境中尋找“確定”要做的事情,而且自己擅長做的事情。
未來巖板制造商與經銷商將因市場細分,各自擅長的領域不同,而出現不同的形態。
1、擅長做材料的制造商,具備產能、資金、成本優勢,可以發展成To B的行業品牌。
2、擅長建渠道的制造商,對原有經銷商渠道進行升級改造,發展成巖板品牌。
3、制造商也可以通過資金實力挖掘人才,用金錢換取時間與經驗,“轉型”為巖板全屋定制品牌。
1、擅長賣磚的經銷商,可以將巖板當成高端產品賣。
2、經銷商可以學習石材經銷商的做法來賣巖板。
3、經銷商也可以跟隨有實力的制造商,一起“轉型”進入全屋定制領域,成為巖板全屋定制的經銷商。
4、原來是石材經銷商,開始轉型成為巖板經銷商。
5、原來是全屋定制的經銷商,增加或轉型成為巖板經銷商。
有句話叫做“凡事做到50分靠常識,從50分到90分靠技術,從90分到100分靠藝術。目前我們對于巖板家具、櫥柜、甚至是全屋定制,還處在補“常識”的階段,想一步到位難度比較大,躍遷需要循序漸進,補常識,學技術,還得懂點藝術,只有這樣,我們才有更多的機會去吃好巖板這塊蛋糕!
究竟是什么觸發了用戶購買?在分享第二個話題期間,趙總拋出了問題引發了全場人的思考。
趙總談到,目前經銷商很努力的去改變現狀,但仍然困難重重。一排排密密麻麻的樣板間觸動不了消費者,直接展示產品花色、工藝,技術,消費者更是一頭霧水。
針對這一現狀,趙總提出了兩個解決方式。
用場景觸動消費者購買。展廳整體空間感覺要讓用戶舒服,當用戶有足夠的時間和興趣待下來,才有可能去關注到產品的細節。趙總還分享一個優秀的終端案例,是如何通過一整套空間去展示產品,如何運用場景去觸動用戶,并將這種模式總結為“一套空間展示產品+選材區+vip洽談區”。日后如果有意做巖板全屋定制,用這種邏輯也是行之有效的。
如何讓巖板在展廳呈現?趙總說到:“回歸到用戶真實的需求,然后用空間把它陳列出來”。曾經終端做了很多無用的工作,展示很多產品和樣板間,但是一直不清楚用戶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因此,做巖板展廳呈現,首先需要明確品牌定位的群體。思考針對這類人群需要用什么產品來呈現。最后還要重視服務。